习近平:在全国科技大会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
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28年)》
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》

侮辱唐僧母亲的贼人最后是什么下场?

发布时间:2017-04-08  来源:央视网-北京晚报  字体大小[ ]

  原标题:侮辱唐僧母亲的贼人最后是什么下场?

 

  河西

  在《西游记》中,唐三藏命运多舛,出生之前,父亲就被贼人所害,母亲委曲求全,忍辱偷生,至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,殷夫人趁刘洪紧急公事远出之机,咬破手指,写下血书一纸,说明父母姓名、跟脚缘由,然后至江岸岸侧,于水中捡起一块木板,忍痛将呱呱坠地几个时辰的孩子,安在板上,用带缚住,听其顺水漂流,渐渐远去。

  故而三藏法师有个乳名,叫江流儿。

  和众多中国传统故事一样,江流儿长大之后,得知身世,要与母团圆、为父报仇雪恨。这段故事,我们看电视剧《西游记》长大的小伙伴自然烂熟于心,可是那两个杀害玄奘父亲陈光蕊霸占殷夫人的贼人,其下场如何?你有印象吗?

  书中的描述是比较残忍血腥的,尺度太大,电视剧只好一笔带过,也情有可原。那么书中是怎么说的呢?

  丞相大喜,就令军牢押过刘洪、李彪,每人痛打一百大棍,取了供状,招了先年不合谋死陈光蕊情由。先将李彪钉在木驴上,推去市曹,剐了千刀,枭首示众讫;把刘洪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处,丞相与小姐、玄奘,三人亲到江边,望空祭奠,活剜取刘洪心肝,祭了光蕊,烧了祭文一道。

  当年的两个艄公,落了这样可悲的下场,人生一世,黄粱一梦而已。一个李彪,被钉在木驴上,剐了千刀。木驴,最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,就像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一样,基本上就是一种挂了木制驴头的独轮车,可惜远没有木牛流马来得家喻户晓远近闻名。后来,反而是被一位古代刑罚发明家借用到刑具中才大放异彩。

  《南唐书·胡则传》:“即舁置木驴上,将磔之,俄死,腰斩其尸以狥。”元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押赴市曹,钉上木驴,剐一百二十刀处死。”在中国古代,木驴刑罚的出现,往往是和最残忍的剐刑(凌迟)联系在一起的,这一点,正和《西游记》记述相同。一般认为,凌迟始于五代,而这时候也开始出现关于木驴入刑的记载,所以,这两种刑罚,不排除同时出现的可能。因为千刀万剐之时,需要一种刑具来固定罪犯,否则每一刀都疼痛难忍,势必激起罪犯躯体上的激烈反抗,到时候,罪犯虽然无法逃脱,但弄得血花四溅,也很麻烦;万一罪犯玩命逃脱,那就只好一刀毙命,凌迟的乐趣也就不了了之。什么叫凌迟?凌,通陵墓的陵,即死,而迟,就是缓慢,合起来,就是让罪犯慢慢死的意思,那就需要木驴。

  另一个主犯刘洪,则被活剜取心,也可以解恨,但和李彪比呢,又好像有点不足。为什么明明刘洪是主犯李彪是从犯,看上去却反过来了,好像刘洪没有从犯李彪受到的惩罚严厉呢?这是个问题。

  这可能要从这个故事的源头去找答案。在现在通行的人民文学版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出身故事是以附录形式存在的,因为世德堂百回本的《西游记》中,并不见此回,后在清初为清初汪象旭于《西游证道书》补入。在世德堂本《西游记》最后记述九九八十一难时,并未出现在正文中的唐僧报仇故事,却赫然出现在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初四难中。如果缺少了这四难,结果可想而知。而且这一回的内容,在之后的情节发展过程中,还常常被提及。在天竺国,唐僧和孙悟空曾经探讨过抛绣球的风俗,这是唐僧母亲和父亲奇特姻缘的开始,绣球一抛,苦难就将开始。因而到底最初的百回本《西游记》中到底有没有这段故事,学者之间也是争论不休。

  那么汪象旭的唐僧出身故事,又是从哪来的呢?是从古本《西游记》那里来的吗?我们一看就知道,不是。因为这一回,文笔粗率,与《西游记》正文相比,天差地别,就像刘心武和王蒙的文风不同一样,绝不可能出自一人手。

  其内容也有许多矛盾之处。第十二回介绍唐僧时,说他年幼时救助他的是迁安和尚,而不是补入故事说的法明和尚。正如陈士斌所批评的,倘若以常理观之,状元和朝廷开国大臣殷开山之女结婚赴任,却像穷书生赶考一样没有任何随从护卫,简直匪夷所思。而且龙王既然能救陈光蕊,为何不直接替他复仇,何必等到十八年后玄奘长大成人?十八年中,刘洪从未与自己的老丈人有过任何联系,却能稳坐江州州主之位?还有,时间,陈光蕊考中状元,是在贞观十三年,到下一回玄奘长大成人登台讲法时,怎么还是贞观十三年?时间停滞了?

  事实上,早在元代杨景贤六本二十四出的《西游记杂剧》中,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完整的故事。历史上,玄奘的父亲叫陈惠,可不叫陈光蕊,可是《西游记杂剧》中,他就叫陈光蕊这个名字了。整个故事脉络,和汪象旭《西游证道书》中如出一辙,陈光蕊也是因为放了龙王变化的金色鲤鱼而获救,到第四出将贼人刘洪绳之以法时,也是“尖刀剖其腹,俘献陈光蕊”,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李彪要凌迟,而刘洪只是活剜取心。当然,不管是凌迟还是活剜心肝,都是极端的刑罚,所针对的罪犯,在当时都是官员眼中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之徒。而且,考虑到玄奘已是出家人,此时允许他和丞相殷开山以及母亲一起,三人一同杀死刘洪,望空祭奠父亲陈光蕊在天之灵。可见报父母之仇,在古人眼中,比天还大,即使是出家人,亦可破例。

  汪象旭之所以一定要在《西游记》中加入唐僧出身报仇的故事,最关键的,还是因为中国人的孝道思想根深蒂固,中国人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伦理观就是儿子为父母报仇天经地义,善有善报恶有恶报,让沉冤得雪更是大快人心,因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。故虽文中有些小问题,却也不影响它融入《西游记》大家庭中,传颂至今。

  《西游记》中提到的劈山救母的故事,在神话史上的主角一开始是沉香,而非二郎神。沉香也是一种香料,隋炀帝时代的中国人就将沉香作为香料燃烧使用。而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中法师师徒还走进过一个叫沉香国的国家。在劈山救母最初故事中,二郎神反而扮演了一个拆散夫妻的反面角色(正如我们在动画片《西岳奇童》中所看到的那样)。杜颖陶编的《董永沉香合集》中有宝卷《沉香太子全传》,写汉代书生刘向上京赶考途中路过华山神庙,与华山三娘有三宿之缘,三娘因而怀孕。此时正值王母娘娘寿诞,诸仙赴蟠桃会庆寿,三娘托病未去,其兄二郎算出因由,用华山将其压在地下洞中。三娘在洞中产下沉香,遣夜叉将其送去扬州认父。后沉香又回到华山,遇何仙姑授予仙术,并得到一柄宣花神斧,与其舅二郎大战于华山,经玉帝撮合而最终救出亲娘。刘向又向汉朝皇帝奏明前因后果,皇帝加封沉香为“太子”。

  元钟嗣成的《录鬼簿》记载元杂剧有《沉香太子劈华山》(张时起著)和《劈华山神香救母》(李好古著)两剧,明徐文长《南词叙录》记宋元时期的戏文有《刘锡沉香太子》,可惜都已经亡佚,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什么变故。

中国文化网摘编 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